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友善環境 林務所持續進行黃海路棲地改善作業
  • 發布單位:金門縣林務所

   當春日陽光,溫暖的撒在黃海路兩旁,那些落葉後尚未萌發新葉的台灣欒樹時,或許有往來的旅人會懷念起前一個秋天的美景。黃花滿樹,隨著秋風搖擺;行經樹下,花雨自樹上灑落,彷彿是隔年風調雨順的預兆。入冬之後,嫩紅色的蒴果逐漸轉為暗紅色,有如掛在樹梢的迷你燈籠,提前慶祝新年的到來。

 

    黃海路的台灣欒樹,是地區的重點道路景觀之一,自民國72年起,陸續由林務所種植,分布範圍自南雄「中興亭」一路至鵲山「八二三戰役勝利紀念碑」,長約2公里。然而,由於受到褐根病的危害,當初種植數量約850株,目前僅剩600餘株,原本路段兩旁連綿不絕的金黃花海,也逐漸形成破口,影響整體景觀。

 

    由於褐根病是一種傳染力強、致死率高的樹木疫病,目前並無醫治藥物,僅能透過施藥抑制疫病發展,延長存活時間,最好的方法是預防重於治療,在未染病前設法加強樹木免疫力,才能減少褐根病發生。

 

    為了促進樹木健康,避免現存的台灣欒樹持續染病死亡,林務所自本年度2月起,移除黃海路前排馬櫻丹等地被植栽,透過翻土改善土壤通氣及透水,並施加生物炭、有機肥等改良物質,改善土壤環境。據相關研究及報導指出,生物炭可以改善土壤之保水、保肥以及調節土壤酸鹼值,對水、肥、氣、熱、微生物等土壤微環境之改善相當有效。由於褐根病於酸性、砂質或保水不易之土壤環境中較易發展,而生物炭具有增加土壤PH值(由酸性轉變為鹼性)之功能,預期後續對於抑制褐根病發展應有一定功效。此外,林務所將於現地暫時種植油菜花作為綠肥植物,待花期過後將新鮮的植體翻犛到土壤中作為肥料。依據研究顯示,綠肥作物可改善土壤理化性質,增加土壤中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物理、化學及生物性,並兼具綠化及美化景觀之功用。

 

    林務所所長鐘立偉表示,林木疫病之防治及道路景觀營造,應優先以友善環境之方式進行;目前林務所於黃海路段進行之相關改善作業,自楊慧明前所長在任時即已著手進行,未來將持續依友善環境原則,持續辦理後續工作,期待於今年秋季台灣欒樹花開時,邀請民眾一同前往賞花!

黃海路

  • 點閱次數:252
  • 上版日期:109-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