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縣林務所24日起一連兩天假金門植物園區辦理進階竹編課程-四角孔編竹籃,延續暑期「螢火蟲竹編織」課程熱潮,吸引民眾報名付費參加,在第11屆國家工藝成就獎得主張憲平老師指導下,動手創作,感受竹編的魅力。張憲平老師指出,竹編技法簡單,變化多端最迷人之處。而它並不困難,只要常做慢慢摸索,只要付出努力自能有所收穫,也能感受竹編之美。
林務所今年夏於金門植物園辦理「疼惜螢火蟲--螢火蟲FUN暑假親子DIY」,主要型塑生活減塑,愛護環境等概念,並推出系列活動包括「螢火蟲竹編織」,受到親子好評。有鑑於此,此次假植物園中山室辦理進階版竹編課程-四角孔編竹籃,同樣邀請第11屆國家工藝成就獎得主張憲平老師抵金授課,活動採付費參與,一樣深獲喜歡竹編以及DIY活動的民眾歡迎,開心與會動手編製竹籃。
林務所表示,張憲平老師家傳事業原是藺草編織,竹籐編工藝界耕耘已超過40年,因緣際會下投入竹籐編織,他不僅不斷創作精進工藝技術,更改良竹編工藝用劈割竹篾的機器,提高竹編製材品質和效率。而有感於早年學習碰壁只能自己摸索,所以他除了在苗栗南庄鄉公所教授竹籐編織工藝,也在各大學院校相關科系擔任教學工作,更樂於無私分享推廣。他的努力讓國人重新看見竹編手工藝的能見度,也讓更多人看見他的努力和用心以及在傳統工藝上的貢獻。民國89年榮獲教育部頒發第6屆民族藝術薪傳獎,2016年榮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重要傳統藝術暨文化資產保存技術保存者」授證「竹籐編」保存者,2017年榮獲第十一屆國家工藝成就獎。
金門縣林務所進階竹編課程-四角孔編竹籃,24日起為期兩日,在國家工藝成就獎得主張憲平老師指導下,與會學員動手製作完成有溫度的手作竹編藝術品。連續兩次參與活動的民眾說,老師很親切,細心指導,而且要求完美,一發現步驟有錯就會協助修正。也有學員形容,非常支持付費活動,這樣才不辜負張憲平老師的用心,以及不浪費資料,他本身就很喜歡手作活動,也常參與各種DIY課程,有機會還要再參加。至於學習心得,有學員形容,要專心、常做,不懂就馬上問老師,跟著大師的腳步,也能送禮自用兩相宜的作品,收穫很多。
張憲平老師指出,暑假的體驗活動,主要採用竹子內層,運用40公分長的竹片,以輪口編法進行竹編創作;而此次則選擇附有竹外層的竹子,比較耐磨而且較硬,長度約80公分,除了輪口編法再加上方孔平編法。兩項作品同樣是運用桂竹具彈性、防霉等特性。
而竹編不難,只要常做人人都可以學習,初學者應易上手,作品在生活中使用廣泛,而竹編變化多,方型圓口是竹編代表性特色之一,它的變化多端是最迷人的地方,早期老師父也沒有拜師學藝亦能成就許多偉大的創作,相信只要有興趣,努力付出慢慢摸索創作,也一樣能有所收穫,更能就感受竹編之美。如果有需要,他非常樂意再到金門來分享。
林務所課長陳至瑩指出,林務所今夏於金門植物園辦理「疼惜螢火蟲--螢火蟲FUN暑假親子DIY」系列活動,包括「螢火蟲竹編織」等都受到民眾熱烈反應。其實,早期金門農業社會中,很常見以竹子製作生活器皿,伴隨工業發展後漸漸被遺忘在生活中。有鑑於此,故再次邀請到張憲平老師進階指導竹藝編織,希望大家會後以有溫度的傳統手工藝器皿取代塑膠用品,了解環境保護的重要性。陸續會再辦理入門級課程,讓更多民眾有學習的機會,並藉以感受竹編工藝的趣味和魅力。
<<金門日報>> http://www.kmdn.gov.tw/1117/1271/1272/299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