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植物園自92年開始規劃,於97年5月9日揭幕開園啟用,正式對外開放。
金門植物園是利用林務所原太武苗圃重新規劃而成的,這裡本是做為
造林及景觀苗木的育苗場所,由於林務所已將育苗重點移回林務所,
太武苗圃的功能相對減弱,於是金門林務所承縣長指示,配合行政院
等十二次科技顧問會議中所提出設立國家植物園的建議規劃闢建成立
「金門植物園」。
「金門植物園」位在金門島心臟地帶的,臨近太武公墓,佔地達二十六公頃,總共投資五千三百八十萬元,其中農委會林務局支助
四千一百萬元經費並提供技術指導;金門縣政府也自行投資了一千二百八十萬元。
園中廣納台灣及金門原生植物超過二百五十種, 除可做為金門林相改良的基因庫外,
結合自然與軍事景觀,開發為獨特碉堡藝術園地,提供藝文人士創作的新舞台。
同時可作為地區重要的教學場所,更是一個不錯的觀光遊憩景點之一。
為了讓大家對植物園有深切的認識,領略植物園區之美,同時進一步的推動旅遊森林
生態,並達保林、護林的目的,在開園啟用之前先行舉辦金門植物園攝影比賽及
彩繪植物園比賽,同時於開園當日頒獎,所有得獎作品均放置於園區內碉堡展示.
「 金門植物園」的規劃主要包括幾個區:
「原生植物區」、「河道景觀區」、「碉堡展示區」、「溼地生態及水生植物展示區」、
「碉堡展示區」、「眺望觀景區」、「天然生態區」。除此還有育苗溫室、棕櫚植物區、
休憩涼亭,管制服務站及停車場之設置,就各區作簡要之介紹:
河道景觀區:
為呈現生態溪流未來所繁衍之多樣性生態相,工程採生態工法施作,並配合步道系統,
設置解說設施,便利從事生態教育活動與遊客參訪,在河道周邊除了沿岸各種水生濕地
植物外,常可以看到戴勝、紅冠水雞、小白鷺、蒼翡翠、白腹秧雞、鵲鴝、各類蜻蜓、
豆娘、蝴蝶等等許多的動物及昆蟲。
碉堡展示區 :
隨著戰地政務的解除,軍方裁撤,煙硝味早已四散,但歷史的痕跡,在營區閒置的碉堡中
依稀可見,在這裡擁有數座的碉堡,有高射砲堡及彈藥庫兩種,唯有將其活化再利用,
成為一個另類的觀光資源。
溼地生態與水生植物展示區:
金門有豐富的溼地及食蟲植物等資源,園區的生態湖泊及溼地,除提供水濱休憩空間外,
這裡更蒐集許多地區濕地中常見及珍稀的植物種源,如食蟲植物寬葉毛氈苔、
長葉毛膏菜、長距挖耳草、挖耳草及絲葉狸藻等,並設置木棧道結合解說設施,
提供水生植物及溼地環境的教育。
天然生態區:
在此區內仍將原有之自然生態予以保留,僅作適當清掃,小徑保持清潔,園區內
之一草一木均不予移動,完整保存區內之老樹、藤蔓、枯枝落葉、昆蟲、動物等,
以展現自然原野之景象。
眺望觀景區:
漫步在竹廊道(竹種為火廣竹,長約500公尺),往山上走去,這裡曾是過去供給地區
飲用水擎天水庫管制站,到了山頂視野遼闊,鮮少遮蔽物的阻擋,遠眺之景觀獨特、
壯麗,是賞景之好據點。
金門植物園屹立在金門的心臟地區,蔓延數里,山區松木密布,明國子監副教授洪受曾讚為太武山一奇,不但擁有獨特之生態資源,
且擁有別於台灣之特殊軍事防禦及戰爭遺址。園區不僅串連周邊遊憩景點成為一獨立遊憩系統,並強化原有植物園機能,利用現有之
廢棄軍用營區資源,未來將規劃成立太武山生態環境監測站,提供保育團體做為教育及長期研究之用,林務所並竭誠迎大家走出戶外,
來植物園享受自然生態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