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日期:108-06-11

一、植物種類
金門地區之植物種類,目前已經鑑定出之自生及少數已馴化的維管束植物種類總共106科352屬542種,其中蕨類植物有16科25屬36種,裸子植物有1科1屬2種,雙子葉植物有72科248屬351種,單子葉植物有17科78屬153種。
在自生植物中以禾本科、菊科、蝶形花科、沙草科、大戟科、茜草科、石竹科、薔薇科、茄科等九科所佔種類最。其中台灣可能不產者計有潺槁樹、棠梨、雲實、星毛鴨腳木、福建六道木、黑面神、鹽膚木、羊角拗、粗毛扭扣草、牡荊、擬潻姑草、白鼓釘、待宵花、剌苞、琴葉紫苑、銀膠菊、及地巴拉草等17種。

 

二、植群特色
金門因屬大陸邊緣島嶼,其植群種類與中國大陸之關係最為密切。將金門之自生維管束植物與鄰近地區比較的結果,有百分之九十八.七%之屬亦同時分佈於中國大陸,其中僅四屬未見於大陸資料;而分佈於台灣者亦達九七.七%,僅有七屬未見發表於台,其相似性次之;同時分佈於琉球者則有二六九屬,佔九0.0%、而分佈於日本者有二四九屬佔八三.三%,顯示其相似性隨距離而疏遠。金門與台灣在植群組成上差異性仍甚大,如殼斗科在台灣為相當重要之一科,約產五十餘種,然在金門迄今未發現;金門之植物種類另一與台灣差異甚大堵,為樟科之潺槁樹,此種為目前金門自生木本植物中蓄積量最豐者。惟未見於台灣。

 

三、原生植群
金門之原生植群目前幾乎已被破壞殆盡,僅在太武山區、濱海地區村落公有地,或因到達較不,或因風水之需,尚保留小面積較少破壞之植群。這些植群主由潺槁樹、朴樹、魯花樹、剌裸、黃連木、俄氏胡頹子、雀梅藤等所形成之多剌灌叢,高度概在十公尺以下,各植物帶如下:

(一) 海濱植物群落
本類型的植物群落為金門地區臨近海濱,受到海洋的影響相當大。立地環境或為土壤發育不良或含有較多的鹽份,甚至有些植物直接生長在海水或半鹹水中,由於受到鹽霧的影響,這些植物多具有耐鹽特性。

1. 水生植物帶 本植物帶分布於各河溝出海口附近或臨海潮間帶之沼澤地,可細分為6種植被型:

(1) 甘藻型植被:主要分布於慈湖堤外感潮帶的泥質地及其以下的海水中

(2) 單脈二藥藻型植被:山后海邊的泥質沙地的海水中。

(3) 流蘇菜型植被:田墩海邊的半鹹水的淺水沼澤中。

(4) 舖地黍─細葉畫眉草型植被:分布於歐厝及東村等地的海邊沙質濕地上。

(5) 蘆葦─鹽地鼠尾粟─裸花鹼蓬型植被:分布於沙崗農場附近的海邊感潮帶。

(6) 海茄冬型植被:浯江溪口感潮帶的沙質泥地上,即一般人所熟悉的紅樹林。

2. 草本植物帶 本植物帶主要分布於金門本島及烈嶼沿海沙灘,可細分為4種植被:

(1) 濱剌麥─白茅型植被:出現於臨海之砂地及砂丘上。

(2) 濱剌麥─舖地黍型植被:出現於臨海之砂地及砂丘上。

(3) 白茅─鹽地鼠尾粟型植被:出現於臨海之砂地及砂丘上,有時也會出現於土壤堆積較多的岩岸地區。

(4) 舖地黍─五節芒─蘆竹型植被:本型植物社會通常出現於較避風的後線砂丘,且較常為潮濕處,常形成高草區而介於前緣較低平草地與後面的灌木植物帶之間。

3. 灌叢植物帶 本植物帶常位處森林植物帶的前緣,通常形成密實的外觀,因而其下少有草本植物生長,分布於沿海的沙丘及岩岸土壤淺薄處,可再細分為6種植被型:

(1) 白花若林盤─馬櫻丹型植被:常出現於海邊後緣的沙丘及土壤淺薄的海濱岩石上。

(2) 林投─蔓荊型植被:本型植被多分布於近海砂丘上。

(3) 草海桐─凹葉柃木型植被:在臨海的岩岸上可見到本植被型。

(4) 潺槁樹─相思樹型植被:主要分布於海濱岩石基質而土壤發育不良的環,且通常有相當強的東北季風吹襲。

(5) 羊角藤─雀梅藤型:出現於離海稍遠的岩石斜坡且土壤發育不良但具有岩石裂縫之處。

(6) 海桐─宜梧型植被:位於臨海斷崖邊緣以下的陡坡。

4. 森林植物帶 本型植被為分布於近海濱的次生林植群,通常位於離海略遠且(或)土壤發育較良好的環,依其樹冠層優勢種可區分為4種植被:

(1) 相思樹型植被:本型植被幾被相思樹所覆蓋,僅有少數的潺槁樹、海桐等散生期間,林下以黃荊、月橘及潺槁樹幼苗為主。

(2) 相思樹─朴樹─潺槁樹型植被:本型植被由三者形成共優勢,在較近小山谷處則有正榕出現伴生,其他尚有苦楝及海桐散生其間。

(3) 朴樹─海桐型植被:本型植被出現於臨海沙丘內,其立地條件相當良好(土壤發育良好且避風處)。

(4) 正榕型植被:此型植被主要出現於臨海的岩石立地的環境。

(二) 平原及丘陵植物群落
本類型的植物群落為金門地區主要的群落類型,其生育地包括平坦的廢耕地、水塘、多岩石的小丘及花崗岩地區巷(如太武山及美人山)等,其植被類型相當豐富多樣,以下就各植物帶之優勢種分述其植被型:

5. 水生植物帶

(1) 蘆葦型植被:主要分布於金門各平原的淺水池塘。

(2) 水燭型植被:主要分布於金門各平原的淺水池塘。

(3) 布袋蓮型植被:通常在各水庫及一些池塘形成單種優勢的植被,有時與水燭、舖地黍混生。

(4) 滿江紅─紫萍型植被:在各地小水塘較常見屬於浮水性的水生植群。

(5) 紅辣蓼─李氏禾型植被:挺水型水生植物社會,分布各地平原的池塘。

(6) 羊茅─舖地黍型植被:目前僅發現於烈嶼西湖。

(7) 聚藻型植被:此種植物之植物體均沒入水中,為沈水型水生植物社會,分布最多地點為雙鯉湖。

(8) 荸薺─舖地黍型植被:在雙鯉湖及漢影雲根附近的淺水沼澤或水溝發現,據推測可能為荒廢的荸薺田所形成或由田中逸出自生。

(9) 蘆竹型植被:常發現田梗、水溝沿、池塘的岸邊等環境。

6. 草原植物帶

(1) 茵陳蒿─千里光型植被:出現於廢耕多年之沙質農地。

(2) 舖地黍─紅梅消型植被:在粘土或壤土地區的次生植被。

(3) 白茅─蘆竹型植被:除了優勢種之外,其它次優勢種有五節、馬櫻丹、銀合歡及台灣山蒿苣等。

7. 灌叢植物帶 本植物帶主要分布於廢耕地及太武山等花崗岩發達而土壤發育不良的地點或林緣破壞地。

(1) 胡頹子─雀梅藤型植被:多見於多年廢耕地的田梗上。

(2) 小葉赤楠─白背木薑子型植被:花崗岩石區,屬於旱生的植物社會。

(3) 凹葉柃木─山黃梔型植被:分布花崗岩區,其土壤發育淺薄但略有腐植質堆積處。

(4) 糯米條─桃金孃型植被:發現於花崗岩區的岩石裂隙處。

(5) 黃荊─菱葉捕魚木型植被:為平原區常見的次生植被。

8. 森林植物帶 本植物帶主要分布於花崗岩地區的松林植物社會、土壤發育較良好的地點及少數廢耕的山坡地上的次生林,可細分為5種植被型:

(1) 馬尾松─相思型植被:在太武山等花崗岩發達的丘陵區。

(2) 正榕─相思樹型植被:以太武山區臨近山谷處較常發現。

(3) 朴樹─牡荊型植被:出現於太武山區避風且土壤發育較好且多水的地方。

(4) 海桐─鹽膚木型植被:出現於太武山山腹之向陽坡。

(5) 相思樹─朴樹型植被:典型的次生林,出現於多年廢耕之山坡地。
(本文資料摘錄自金門國家公園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