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條 |
下列地區,應劃定為特定水土保持區: - 一 、水庫集水區。
- 二 、主要河川上游之集水區須特別保護者。
- 三 、海岸、湖泊沿岸、水道兩岸須特別保護者。
- 四 、沙丘地、沙灘等風蝕嚴重者。
- 五 、山坡地坡度陡峭,具危害公共安全之虞者。
- 六 、其他對水土保育有嚴重影響者。
前項特定水土保持區,應由中央或直轄市主管機關設置或指定管理機關管理之。 |
第十七條 |
特定水土保持區在縣 (市) 或跨越二直轄市與縣 (市) 以上行政區域者,由中央主管機關劃定公告之;在直轄市行政區域內者,由直轄市主管機關劃定,報請中央主管機關核定公告之。 前項特定水土保持區劃定與廢止準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
第十八條 |
特定水土保持區應由管理機關擬定長期水土保持計畫,報請直轄市主管機關層轉或逕請中央主管機關核定實施之。 前項長期水土保持計畫,每五年應通盤檢討一次,並得視實際需要變更之;遇有特殊需要,並得隨時報請直轄市主管機關層轉或逕請中央主管機關核准變更之。 |
第十九條 |
經劃定為特定水土保持區之各類地區,其長期水土保持計畫之擬定重點如下: - 一 、水庫集水區:以涵養水源、防治沖蝕、崩塌、地滑、土石流、淨化水質,維護自然生態環境為重點。
- 二 、主要河川集水區:以保護水土資源,防治沖蝕、崩塌,防止洪水災害,維護自然生態環境為重點。
- 三、 海岸、湖泊沿岸、水道兩岸:以防止崩塌、侵蝕、維護自然生態環境、保護鄰近土地為重點。
- 四、 沙丘地、沙灘:以防風、定砂為重點。
- 五 、其他地區:由主管機關視實際需要情形指定之。
經劃定為特定水土保持區之各類地區,區內禁止任何開發行為,但攸關水資源之重大建設、不涉及一定規模以上之地貌改變及經環境影響評估審查通過之自然遊憩區,經中央主管機關核定者,不在此限。
前項所稱一定規模以上之地貌改變,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有關機關訂定之。 |
第二十條 |
經劃定為特定水土保持區之水庫集水區,其管理機關應於水庫滿水位線起算至水平距離三十公尺或至五十公尺範圍內,設置保護帶。其他特定水土保持區由管理機關視實際需要報請中央主管機關核准設置之。 前項保護帶內之私有土地得辦理徵收,公有土地得辦理撥用,其已放租之土地應終止租約收回。 第一項水庫集水區保護帶以上之區域屬森林者,應編為保安林,依森林法有關規定辦理。 |
第二十一條 |
前條保護帶內之土地,未經徵收或收回者,管理機關得限制或禁止其使用收益,或指定其經營及保護之方法。 前項保護帶屬森林者,應編為保安林,依森林法有關規定辦理。 第一項之私有土地所有人或地上物所有人所受之損失得請求補償金。補償金估算,應依公平合理價格為之。 第三項補償金之請求與發效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並送立法院核備。 |
---|